新生霉素

药品首页

药品详情

新生霉素

药物别名:新生霉素钠、Novobiocinum、Novomycin、Cathomycin

一级分类: 抗生素
二级分类: 酰胺醇类和其他
药物别名: 新生霉素钠、Novobiocinum、Novomycin、Cathomycin
药物剂型:
1.胶囊:0.25g;2.注射剂:0.5g。
药理作用: 新生霉素是链霉菌的发酵产物,是一种二元酸。其单碱钠盐制成胶囊可作为口服制剂,而其钙盐更为稳定、可作为儿科悬液制剂。新生霉素是细菌抑制剂,但在高浓度下,可作为杀菌剂。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和核酸合成而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从而抑制细菌生长。新生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类药和红霉素相似,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。尚未发现新生霉素与氯霉素、红霉素、青霉素、链霉素或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。
药动学: 本药口服吸收良好,给药后2h达血药浓度峰值。药物吸收后可扩散进入胸膜腔、腹膜腔、关节腔,但在关节液、腹膜液、胸膜液中药物浓度远低于血药浓度。本药可分泌入乳汁中,但浓度较低。每100ml乳汁中新生霉素的浓度约为0.34~0.54mg。本药总蛋白结合率为90%,清除半衰期约为4.7~7.0h。药物主要代谢部位为肝脏,代谢产物主要为无活性的脂色素。药物主要通过胆汁和粪便排泄;另有约3%经肾脏排泄。
适应证: 适用于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,如肺炎、败血症等。
禁忌证: 1.新生霉素过敏者。2.6个月以下的儿童(有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)。
注意事项: 1.慎用:(1)孕妇;(2)哺乳期妇女;(3)肝功能不全者。2.用药期间应常规监测肝功能和血液学指标。
不良反应: 1.本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过敏性皮疹等。2.偶见黄疸、白细胞减少等。
用法用量: 1.成人:(1)口服给药:每天4次,每次0.5g;(2)肌内注射:每天2次,每次0.5~1.0g。肌注时可加局麻药以减轻疼痛;(3)静脉给药:每天2次,每次0.5~1.0g,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。2.儿童:(1)口服给药:每天20~30mg/kg,分3~4次服用;(2)肌内注射:每天20~30mg/kg,分3~4次注射。肌注时可加局麻药以减轻疼痛;(3)静脉给药:每天20~30mg/kg,分3~4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。
药物相应作用: 尚不明确。
专家点评: 本品主要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,如肺炎、败血症等,对严重感染疗效较差。易引起细菌耐药性,故宜和其他抗菌药配伍应用。
Copyrights 2005-2017 导医网 版权所有